企业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项目的过程质量控制

作者:   来源:质量监督检验部    发布时间:2019-03-29   阅读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当今,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项目质量的竞争,质量管理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质量管理的基础要素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能够对项目质量的源头进行控制。过程控制是以预防为主的生产管理方法,在生产中注重过程控制,是稳定项目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作业人员过程控制意识的培养,对关键过程的重点控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发现的质量问题,逐步实现“谁生产、谁负责”的质量目标,能实现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

一、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实现符合性质量,使项目符合相关规程规范要求。生产环节中有诸多要素,环环相扣,为使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按照生产流程要求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密切协作的、有序的、效率高的完整体系。为达到这一控制目标,在项目过程质量控制上,从以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实行预防与把关相结合的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上,要对这个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以全面质量为中心,要求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控制工作质量,每一位生产者都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二、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人人都应是监控人员,这就对员工的素质和积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每个人创造、展示自我提供机会,使员工们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坚持“以质取胜”的质量经营战略,确定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创造良好的质量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为把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2.强化质量检验机制

提高质量检验工作,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检验人员;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实行层层把关,做好检验记录,员工和检验人员责任分明,实行质量追踪。同时要把员工和检验人员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检验人员不但要负责质检,还有指导作业人员的职能。作业人员不能只管生产,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要先进行检验,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三是要树立质量检验机构的权威。质量检验必须在相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直接干预,检查发现不合格品或半成品均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生产。

3.抓住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设置质量控制节点

质量控制节点是生产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节点、薄弱环节以及主要因素等采取的特殊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强化管理,使生产处于很好的控制状态,保证规定的质量要求。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整体作系统分析,找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并加以控制。

4.质量奖励机制落到实处

质量责任制或以质量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是提高员工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就是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在质量问题上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作为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对各个岗位及人员分析质量职能,即明确在质量问题上各自负什么责任,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其次,要把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兑现奖罚。对长期优秀者给予重奖,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除不计工资外,还处以赔偿或其它处分。

此外,为突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实行质量否决。就是把质量指标作为考核员工的一项硬指标,其它工作不管做得如何好,只要在质量问题上出了问题,在评选先进、荣誉项目时实行一票否决。

5、制定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在质量提升方面我们必须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一理念,通过不断强化质量过程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加强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设置合理的管理节点,采取有效的质量过程控制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质量。

上一条:怎样提升个人执行力
下一条:企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