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入贯彻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9月11日,总队组织中层以上干部以及部分优秀党员70余人前往延安接受红色教育。通过三天的学习,使我收获颇深。
一、专题教学《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任教授生动的为我们剖析了延安精神,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48年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光辉历史。
二、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进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住过的窑洞。一个个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陈旧的照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饶、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三、张思德精神与为人民服务的现场讲解,使我对张思德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张思德同志是一名平凡的革命战士,他却无怨无悔的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成为了时代的楷模,成就了伟大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通过参观老一辈革命先辈的生活工作环境,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他们那种不怕吃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积极乐观的工作情怀,这种情怀正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所缺少的,老一辈革命先烈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追求自己的信仰,忘我共作,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信仰,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美好的生活。如今我们处在物资丰富、环境舒适的工作环境,干起工作还是心浮气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忘我的工作精神,树立自己心中的目标,干好自己的工作。
五、观看了大型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当那悲痛、沉重的音乐响起时,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在那种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多少革命战士丢下了自己的孩子,投身到伟大的革命中去,或牺牲或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
六、去了习总书记下乡点——梁家河,老师的讲解让我感悟习总书记是如何过四关,带领人民群众大生产。我深知面对任何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就像老师形容总书记在梁家河做的事情那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七、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祭拜了四八烈士,那里安葬了1946年4月8日遇难的13位烈士,后期又迁入了陕甘宁边区时期牺牲的15位烈士,他们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八、参观了南泥湾革命旧址,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衍生地。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内,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个春秋,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先辈们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测绘院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当前最需要就是这种精神。
这次延安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今后我一定会努力弥补我自身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学习上多读书,在工作上多思考,在思想上多追求。在数据中心资料管理员岗位上忠于职守、严守机密,对测绘院资料收集提供做到仔细不漏,严格把关;用一个新姿态、新精神、新干劲,为测绘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