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人民日报:政府决策、城市管理、便民服务……处处大显身手 天地图 走出新天地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03-14   阅读量:

    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今,位置服务已经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班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去哪儿吃饭健身?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着手机中的软件查询、导航,享受便利的生活。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打造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不仅可以实现这些便民功能,还能在城市管理、国家层面的专题应用上实现互联互通,大显身手。 在兰州七里河区西湖街道社区的夕阳红餐厅,老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营养午餐。街道的工作人员事先把需要照顾的“三无”老人信息录入到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从服务确认到跟踪、评价,再到统计等,整个工作流程都基于天地图完成。这个虚拟养老院,在运行6年间,让123.06万人次的兰州老人受了益,这种模式已经推广至北京、山东、山西、宁夏、贵州、四川、青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

    在扬州,基于天地图开发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已然实现了市民健身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如今,扬州市民通过地图查询,便可以了解相关体育设施现状,准确知道去哪里锻炼,哪里有自己钟爱的运动项目。

    面对灾害性天气,街道哪块广告牌有可能被风刮落?密集的道路交通网中,消防车辆从哪条路最快抵达现场?这些问题都考验着气象部门灾害预警的精细化服务。依托天地图,上海市开发了多灾种风险地理信息系统,当灾害来袭时,风险预警对象从过去的某片区域,精细到现在的一座立交桥、一个小区,甚至一棵行道树、一个广告牌。在上海市消防局,消防员还演示了如何利用智慧消防地理信息系统:接警员只要输入拼音首字母,就能用最便捷方式确定火情位置;处理火警时,天地图会规划最快到达现场的道路,并提供精细的建筑三维模型,帮助消防员从各个角度、各个方向观察着火的建筑,据此选择最合适的灭火、疏散等应急方式。这一系统使得处警效率提升了4倍以上。

    经过4年多的建设,天地图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架构体系,基本建成基于互联网的公众版、基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版和基于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的涉密版,在政府管理决策、重大工程建设、企业增值服务、百姓日常生活方面形成了1000多个应用。

    为更好地发挥天地图的作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天地图既是政府服务的公益性平台、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又是方便群众的服务平台、国家安全的保障平台,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方面,甚至是突破口”的科学定位,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天地图公益性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上一条:国普办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督查
    下一条:北京院启动今年地名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