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目标》是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单位各级领导者对下属人员的领导,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强迫他们去干,而是运用激励理论,引导员工自己制定工作目标,自主进行自我控制,自觉采取措施完成目标,自动进行自我评价。《管理目标》通过诱导启发员工自觉地去干,其最大特征是通过激发员工的生产潜能,提高员工的效率来促进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它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权力责任明确。《管理目标》通过自上而下层层制定目标,在单位内部建立起纵横联结的完整的目标体系,把各部门、各类人员都严密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中,明确职责、划清关系,使每个员工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同部门目标联系起来,从而使员工看清个人工作目标和部门目标的关系,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激发大家关心单位目标的热情。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把全体员工的力量和才能集中起来,提高单位工作成果。
二、强调员工参与。《管理目标》非常重视上下级之间的协商、共同讨论和意见交流。通过协商,加深对目标的了解,消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分歧,取得上下目标的统一。由于《管理目标》吸收了单位全体人员参与《管理目标》实施的全过程,尊重员工的个人意志和愿望,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实行自我控制,改变了由上而下摊派工作任务的传统做法,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结果。《管理目标》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企业单位和每个员工在一定时期应该达到的工作成果。《管理目标》不以行动表现为满足,而以实际成果为目的。工作成果对《管理目标》来说,既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根据,又是奖评和人事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管理目标》又叫成果管理。离开工作成果,就不称其为《管理目标》。 由于任务管理法既规定了工作任务,又规定了完成任务的方法,而且任务和方法都有标准化,员工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培训,并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限制;而人本管理法又过于强调领导对员工的信任,放手让员工自主去工作,这又难于保证任务的完成。《管理目标》将两者综合起来,即组织规定总目标,各部门依据总目标规定部门目标,把部门目标分解落实到人,至于如何达到目标则放手让工作人员自己做主。这样,既能保证完成组织的任务,又能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因而《管理目标》与任务管理法和行为管理法相比,是更为优越的管理方法。
目标使人产生积极的心态:有了目标,工作和生活就有了奔头,人就有了激情,有了乐观和坚持的心态。它还给我们勇气、信心和胆量,让我们在路上不彷徨、不迷失,最终成功。
2019年,测绘院进入“稳基础、抓转型、快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技术服务部严格按照“强抓管理、靠实责任、制度办事、管控得力”的管理思路,制定了2019年技术服务部管理目标。2019年技术服务部将以管理目标为抓手,加强日常考核,重视过程管理,注重交流沟通,全面建设学习型企业,有效促进全院技能提升、技术进步、成果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