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很多管理者一般考虑处理事情时,只会从现有有限的条件与有限的思想水平出发,就只会看到眼下有限的的能力与资源条件及困难,若给他大一点或稍难一点的目标,他就说不可能。这种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就是“顺思维”。具有“顺思维”的管理者,往往用现在的有限性束缚了他未来发展的无限性,以致成不了“大器”。而采取“逆思维”的人,往往能破解一切看起来不可能解决的难题,获取最终的成功。
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就是这样一位运用“逆思维”的成功者,他在蒙牛集团2001年底销售收入只有3亿元时提出在未来五年要达到年收入百亿元的目标,当时很多人不相信凭借蒙牛现有的条件可以做到,但他通过要求员工这样“逆思维”:“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件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以及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等的“逆思维”管理手段,使地处偏僻的蒙牛团队突破各种思维“偏执”,经过五年奋斗,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从行业排名末尾跃升到行业前列。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换呢?
采取“逆思维”的人在内心中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层次健全的思考体系,并且拥有哲学层次的价值信仰与社会使命感。
第一层次,哲学与信仰。
主要涉及世界观,人生观,核心价值观。在人类社会游戏规则中,最有力量的不是物欲贪婪与谋略,而是创造性的贡献。而拥有这种力量的人格与事业,才是真正的事业,才是能够兴旺发达、基业长青的事业。
第二层次,事业理念。
事业理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战略与战术创新、选择的特定事业理论与管理理论。如常规的企业发展理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各种专业理论等等。
第三层次,战略思维
战略选得好,可起到选择大于努力、以小搏大或以大博巨的效果。
第四层次,战术思维
这一层次即对战术设计与选择的思考。
逆思维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战略与战术结合。思考重大问题时,要按照以上四个层次进行从上往下逆向思考,上级层次的思维指导下级层次的思维;每一个下级层次的思维,都要服从上级层次的思维。思维层次越高,价值越高;品德越善良,意志越刚毅,视野越开阔,知识越系统,那么,选择余地越大,发展机会越多,看得越准,执行力越强。而“顺思维”则反之。因为受动物本能的影响每个人的思维天生处于最下级层次,站在下级层次进行思维,而忽略或违背更高级思维的指导,这就是本能习惯。因此,这种思维是偏见、错误与狭隘心态的根源。
对于底层管理者,我们要逐渐转变思维方式,以“逆思维”去考虑问题,否则我们就会发现所有工作都困难重重。对此,我有深刻体会:在选择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中街景数据采集生产方案时,我从我院已有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只需改造升级硬件设备以及引进相应软件就可以完成此工作,我们科室也会得到很大提升这一“顺思维”考虑,虽然能达到预期效果,但会导致项目资金入不敷出,从而使工作陷入两难境地,很难继续开展下去。而领导知道此事后,就立马提出了另一解决方案——与其他技术成熟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既能完成项目,又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我们科室的业务技能和项目经验。这就是以“逆思维”方式考虑和解决困难,它会帮助我们穷推各种“假设”,使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因此,我们要经常运用“逆思维”进行考虑问题,逐渐形成惯性,最终会逐渐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变,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