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显外业调查得不合适,内业人员却上图了?为什么明显不合格的产品我们堂而皇之地入库了?为什么明显不合格的产品畅通无阻地成为成果了?为什么面对明显的不合格产品没人站出来阻止?这些情况的发生,让我们在生产中不得不三思。要知道,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因为员工业务不熟、不会干,而是自身缺乏质量意识导致的。
我们给员工灌输的质量意识已经很多很多了,品质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质量检查层层把关、质量放松劳而无功、质量是不能妥协的事、质量就是生命!这些理念单位灌输了很多,标语随处可见,但不该发生的总是在发生。这说明质量意识还没有深刻到骨子里、没有升华到生死存亡的高度而加以重视,质量危机意识还不够。
有员工说,成果一直以来就是这个样子提交的,没有什么不妥,以前没听说过有什么甲方投诉。面对不良的接收、加工、流转、提交,有的不极力去制止、不主动去消除,习以为常、麻木不仁,终酿大错!
不要以为一直这样就可以平安无事,高枕无忧。不合格的东西它就是危险源,它原先没有出现事故,不能保证它永远不会发生!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规避掉这种危险!
我院一直注重品牌建设,大搞质量提升行动。但有些人觉悟还是不够,没有风雨欲来的敏感?对于这样的人,必须要对以前的种种做法重新审视,重新梳理,以前做的不一定是对的,以前不对的肯定是不对的。不良的积习隐藏巨大危险,陋习的巨浪随时颠覆飘摇的小船!现在要做的是不论在任何时候做正确的事,即使现在才觉得以往错了,那赶快纠正,拨乱反正!
还有人说,这不能怪我,标准不明确,有的标准还矛盾呢。其实像这样的说法本身就不对,有这样的说法更多的是因为负责人或作业人员对标准不熟悉,不善于学习,不善于应用。我们要吸取的教训是,如果作业人员对标准掌握不够的话,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但作业人员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评判标准,至少站在甲方的角度考虑一下,最起码要有拒绝放行的底线!比如农房调查项目中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内业上图完后,对于明显有问题或者宗地变形的问题不汇报不处理,直接进入建库环节,最终会在院级检查时卡住而整改,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事前解决的。所以我们需要警钟长鸣并扪心自问:面对任务,面对问题,我已经努力了么?我已经尽力了么?我汇报了么?我坚持了么?
有人会说,曾经口头报告了但没人理,所以就再不说了。此时需要做的是继续报告,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直到有效解决为止,这才是一种责任的表现,尤其是大组长。期间你可以提建议,你可以发邮件等等,相信到这一步领导会重视,问题会很快得到答复,有人会去解决,而你因发现问题积极报告的坚持而得到尊敬。
还有人说,我也知道不合格,也知道不合格不能流转下去,可交付任务逼得紧,不能怪我。你又错了!因为质量方面违规则涉及产品的生命,企业的生命。
我们在质量检查时常常碰倒这样的事:员工总是以项目经理要他干的或者是哪个领导要求的为搪塞理由,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对标准或要求的执行不严格,曲解上级下达的要求。我们问他违章指令为什么不拒绝执行,他绝对哑口无言。试想哪个领导会肆无忌惮地拿质量不当回事呀,不重视质量的负责人不是好负责人,不重视质量的负责人不能当负责人,也无法带领团队进步。
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作业团队,没有娴熟的技术工人和全体员工强烈的质量危机意识,那么产品的质量将会无从谈起。所以我们需要警示自己——时刻要有质量危机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