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管理者,不仅要求基层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了解科室的管理内容、单位的管理模式和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还必须对科室承担的各项工作的诸多环节了如指掌,熟悉各它们的基本作业方法,这样才能把各项工作处理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
(1)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在安排工作和处理问题时,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不但要在生产中发挥领导作用,而且要在员工之间起模范带头作用,对员工、部属以及上级反馈或提出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准确、无误的处理和解答;当员工遇到挫折,情绪发生变化时,基层管理者要给予关心,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与公司的要求保持一致;当现场工作出现困扰时,基层管理者要通过各种合理的方法尽快地进行协调解决,特别是员工之间为了工作发生争执解决不了时,基层管理者应主动了解原因,找出问题点,按照公司的要求,做出合理的处理,使之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要有良好的配合度
基层管理者要敢于承担责任,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要积极、有效地进行配合,并要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当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基层管理者要和员工积极配合,妥善处理。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及时汇报上级领导,对出现问题的原因做出准确判断,并能够提出自己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意见,在上级领导对此类问题做出合理的安排后,就要积极地去配合,按照要求去执行。对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基层管理者更应该主动配合上级领导去共同完成;部门之间涉及工作关系时,则要给予有效地支持,通过大家的相互配合才能更高效完成这些工作。
(3)要经常关心员工
基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与员工最亲近,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基层管理者要多与员工、部属进行接触、沟通,经常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他们的思想、行为,给予他们自己最大的帮助。只有对每个员工有了深入地了解,才能按照不同人的性格进行教育,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多鼓励员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不断发挥潜能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基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但要有良好的形象,起模范带头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单位利益为重,处处从单位的大局出发,站在单位立场处理问题,以工作品质质量为中心,杜绝人为消耗,为单位的发展竭尽全力。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激励员工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才能使整个团队在积极进取、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创造出更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