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就是培养+训练。就是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作为管理人员,提高成果质量、工作效率、减少过程投资是最终目的,而想办法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培养员工自主、独立的作业能力是主要途径,培训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我院目前承担23个县区的农房补充调查项目,共涉及650多人,占全院人员的65%以上,根据日常督导及检查,发现各项目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对农房补充调查目的、流程不明确,对不动产权籍调查、测量、数据建设及相关规程规范不熟悉,对仪器、建库软件不熟练造成。在这种情形之下,要高质、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让全体项目成员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院级培训
项目技术方案拟定以后,先由院领导对技术方案进行审定,审定通过后由技术服务部牵头有组织地进行全院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各二级管理部门人员、相关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等,目的是明确农房补充调查的目的、统一技术流程和作业方法,缕清被培训人“干什么、怎么干”的思路,以便在日后的生产过程中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把控项目生产、指导生产,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
2、项目培训
通过培训让二级、三级管理人员掌握技术流程、作业方法和思路后,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对本项目人员的培训。项目部在任务生产开展前对项目全体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考核。培训计划和考核内容先报技术服务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项目培训。项目培训内容需结合县区实际情况、已有资料情况、已完成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使用权调查的变化情况制定,培训内容应涵盖农房补充调查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权属调查、不动产测量、数据库建设、质量检查方面。培训完成后进行综合考核,同时根据考核成绩、特长及日常表现,对项目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安排。
3、项目过程培训
过程培训是项目培训的具体细化,是对项目生产中的重要节点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方面,农房补充调查实行大组长负责制,大组长负责对组内组员的生产安排、质量检查及指导培训,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汇报。另一方面,项目负责人根据大组长汇报的问题及日常工作检查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掌握项目部每个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汇总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针对性的组织项目人员进行详细培训;其次项目负责人对测绘院下发相关学习文件及操作说明等,应及时下发员工学习,并组织培训。最后,二级管理部门人员全程督导检查项目负责人培训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各项目工作情况和问题安排相关人员协助项目负责人开展培训,切实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
农房补充调查是我院今后两年来主要项目之一,我们只有通过培训获得新方法、新技术、新规则,提高员工的技能,使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强化管理者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