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产品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提高质量,需要从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去努力实现,而做好质量复查工作,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院目前开展的项目较多,以农房补充调查项目为例,该项目任务重、工期长,主要由野外项目部实施完成,成果质量由项目部完成一级检查,院质检部门组织二级检查验收。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很多项目质检的侧重点在过程巡查及检查,当然这是质量管理有效的控制方式。但往往忽视质量复查工作,往往存在有检查无复查或口头过问复查等情况,导致成果有检查无修改或修改不彻底的情况屡屡发生,质量检查成效较低,检查质量不高。试想一下,项目花了大量的精力在提升自己的质检能力和水平,也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在做质检工作,然而由于质量复查不到位,换取的是未修改的成果,或者成果体现基本还停留在检查前的状态,就好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付出的辛苦没有得到回报。
不管任何单位任何项目,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新员工多、业务不熟练等情况,而在保证过程质量控制能跟上的前提下,质量复查就是解决这类问题有效的办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质量复查是一种培训。很多项目经理在面临新人员较多、业务不精的问题时,会努力抓培训。之后,可能会将一些简单而少量的工作交给新员工完成,而将大量复杂的工作交给人数不多的那些老员工来完成。这样的结果是,新员工始终是新手,他们没有经过足够的锻炼;老手累死累活,无法指望新手予以分担工作。像这类问题可以通过质量复查,让老手去指导并解决新手出现的问题,从而慢慢提升团队整体素质。这样的过程最初可能会很慢,有的工作甚至会重新完善。但经过这样的过程,新手将逐渐熟练,迅速成为老手,使整体团队素质提高,整个团队应变各种风险的能力也有了提高,促进了项目推进与发展。
二是质量复查是一种鞭策。通过质量复查,保证了所检查的成果能够得到全面改正,成果质量有了提升。同时由于质量复查的存在,形成一种鞭策,有效督促员工自觉地规范作业,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产品成果质量。另外,由于质量复查的落实,促使项目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严谨的工作氛围,提升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所以,质量复查就是为了保证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只是为了保证成果质量。换个角度来讲,质量复查可能只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可能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点。
三是质量复查是一种交流。通过质量复查,促进了项目经理、质检员、员工之间的交流,项目经理实时了解和掌握了员工的工作情况,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新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向老员工学习,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老员工通过对新员工的指导,整理和升华了自己的思路与理论,同时也是对自己另一方面的锻炼与提高。另外,当你发现并指出了别人的一个问题以后,同时也是在警示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对复查与被复查者都是有益的。所以如果说检查是一种对立的话,那么复查就是为了统一。
质量复查有如此突出的作用,但它需要付出代价,那就是时间、精力及人力,这也是有些项目经理不重视质量复查的原因。很多项目经理在紧张的工期压力下,质检慢慢服从了进度,质量复查也慢慢地妥协了,只是问问修改了没?而不投入去落实是否修改。这种服从与妥协是完全不明智的,因为这会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而当这种循环衍变成一种习惯后,改正的代价远大于复查的代价。就像前文所述的农房补充调查项目,特点就是任务重、工期长、人员流动大、工作环节多、衔接性强,做好质量复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检查好比是“一次伤害”的话,复查就是“二次伤害”,而往往“二次伤害”的作用会比较明显。所以不论任何项目,我们都应当努力做好质量复查工作,通过复查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质量意识,营造质量氛围,促进质量检查工作,从而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成果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