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关于做好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

作者:   来源:综合生产部    发布时间:2017-07-29   阅读量:

做好生产管理工作,首先要从一线的生产入手,再去琢磨如何做好管理。那么,在生产上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工作的各项环节、进度、工作量及作业员能力偏向性,其次做好管理,主要在技术指导、合理安排、公平对待及调动作业员的激情;在工作中,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持着对自己工作负责的责任心,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去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形成一股正能量去传播和感染他人。

一、思想上重视

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员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员工。在思想上一定要认识到员工才是我们整个工作的核心,所以,安抚员工的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改变现有的工作态度,将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工作,这样才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这个问题时时刻刻挂在嘴边,放在心里,在管理工作中去摸索,去总结,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付诸于实际。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做好榜样,尤其是生产管理者,要起好带头的作用,从思想上彻底将工作重视起来,将员工重视起来,一碗水端平,摆正自身对于工作的态度,浑身充满干劲,充满正能量,去感染他人,让他人以己为榜样。其次,做一个乐观主义者,对团队,对工作充满信心,脸上总是挂着成功后的笑容,打出一个“我能做到”的招牌。

二、提高自身素养

管理他人,先学会武装自己。

加强学习,对具体开展的业务,要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以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做支撑,在项目开展的进程中,用硬实力去指导工作正常进行,遇到问题时,用巧办法去有条不紊的处理;指导、监督发挥岗位职能杜绝做无用功现象。触类旁通,在精于专业技能的同时,伸向其他更多的知识层面,了解多学科、多专业知识,在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融入技巧,注重方式,往往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尤其是在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每一天接收到的信息量比较大,当工作中遇到一点挫折时,想法自然会变的多起来,将波动的情绪带到带到工作中,影响正常的生产,这时就需要管理者去做思想工作,以什么方式,用什么技巧,会显得很重要。

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才能严格待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生活作风,以自身为起点,以严格要求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别人,在发现自身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问题,解决发现的问题。

培养出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是我们管理者起初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所以管理者做事一定要严谨,一丝不苟的去工作,很多人都知道细节不到位,在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下,积少成多,终究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所以从细节出发,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能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三、提高责任心,加强执行力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将自己手头的工作当做一份责任,然后去履行自己的责任,将它放在心上,落在实处。工作中没有严格的执行力,体现的不仅仅是我们对整个工作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不负责任,长此以往下去,慢慢的会形成一种懒散的行为意识,于无形中制约高效的工作,造成一种隐形的影响力,因此,在日常工作管理中,为达高效工作目的,必须加强加大执行力度,增强时间观念,做到雷厉风行,不要持有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要的是一个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的好习惯。

对于下达下来的工作任务、领导交代的事情、项目反馈上来的问题,第一时间去做,当自己处理不了的时候,反馈给领导,并将问题处理进展情况反馈于项目,别让项目上有一种石沉大海的感觉,让他们对生产管理者有种信赖,产生一种事情无论大小都能给予帮助并第一时间解决的那种感觉,所以说,所有事情在做后于第一时间要有回响,只有你配合直接生产人,直接生产人才会配合你做好管理,两者之间紧密衔接,生产就能高效、安全、有序的进行。

始终坚持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的事今天能做就做,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加快工作的节凑感,提高工作意识,把工作赶在时间前面。

总之,要做好生产管理,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团结员工,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充分体现出能者多劳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沟通和情感交流,尽可能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的去工作,发挥出他们对工作的激情及主观能动性。

时常回头看,看看我们做过的工作,想想我们走过的路,哪些工作是无用功,哪些路是弯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不断的总结与学习中进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敬岗敬业,做好岗位职责内的每一份工作。

上一条:管理者如何对待员工才会事半功倍
下一条:如何提升员工等高线绘制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