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我从大墩梁战役走来

作者:   来源:地理信息室 管威虎    发布时间:2017-08-02   阅读量:

7月23日一大早,我坐在车里,我听着音乐飞驰在高速公路上,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极度的美好生活。此去的目的地是参观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后来,我才知道高速公路下就埋藏着革命先烈的遗骨和当年撒下的热血,脚下踩的就是当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大墩梁战役……

跟随大部队参观完会师楼,在雄伟的会师塔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听着讲解员描述着当年三军会师前的种种:爬过皑皑白雪的雪山、走过死亡陷阱的草地、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飞夺泸定桥、强度金沙江,吃的是草根、喝的是马尿、靠一根红辣椒取暖……他们一路走来,躲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开辟了一块块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在前方。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高举北上抗日的伟大旗帜,准备在甘肃会宁会师,并转战陕北。看着三维的模拟战场,听着讲解员描绘会宁会师的战役,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

和敌人周旋了两天两夜的红5军,从华家岭退到了大墩梁上,罗南辉还在呐喊,尽管当时他因身负重伤躺在担架上不能行动,可他说什么也不愿离开部队,他说就是死也要和战士们死在一起。为了节省有限的子弹,战士们多次冲入敌群,用刺刀、木棒、枪托和敌人搏杀,面对顽强的阻挡,敌军不得不变换进攻的方式。他们从兰州调来了7架飞机,在大墩梁上空呼啸着、俯冲着,轮番将一排排炸弹疯狂地投射下来。没有树林遮挡的光秃秃的大墩梁立即陷入到一片硝烟土雾中……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们没有退缩,因为身后就是人民;面对枪林弹雨,他们继续前行……今年28岁的我,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住在舒适的洋房里,在明亮宽敞的办公室上班;而同样年纪的罗军长,那时已经在大墩梁上指挥着会师前最重要的战役……他也是一名普通人,也想去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劳作,娶一房媳妇,陪着孩子,去过休闲的日子,可是他没有,面对母亲婆娑的泪眼,为了中国的亿万老百姓,毅然踏上了长征的道路。那一走,他便再也没有看到母亲,没有看到故乡的亲人,而自己刚刚开始的生命终止在了28岁,终止在了大墩梁。

大墩梁上埋忠骨,烈士英名颂千秋。大墩梁上的忠骨,都是和罗军长一样的热血男儿,平均年龄不足20岁,他们也有自己的青春和梦想;血洒疆场,他们无怨无悔、义无反顾,支撑他们的是信念、是责任、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信念和担当,他们是一群有信念、讲奉献、有作为的中国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那一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今天,我们身在和平年代,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同时,更加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牺牲宝贵性命的精神,并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我将以这种信念激励自己,走好我们新的长征路。

上一条:数据库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下一条:发扬革命精神 重建精神家园——参观静宁县、会宁县红色教育基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