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质量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作者:   来源:质量监督检验部    发布时间:2017-09-03   阅读量: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对其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其目的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调整,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发展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质量成果的好坏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期生存。

翻阅成功企业的成长史不难发现,企业自成立之日起,质量文化就开始有了。质量是企业发展进步的航向标,是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所突出的核心,是全体职工一致认同并执着奋斗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是企业经营方针、经营思想、经营作风、精神风貌的概括反映。在质量文化熏陶感染之下,员工思想与行为意识都会得到升华。

质量文化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它对组织的决策行为、经营行为、员工行为以及企业发展方向起着保障和推动作用。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明确自己的优势地位,构建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是重点。一是加强宣传,企业应该在各种活动中大力宣传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价值,应该公开表明质量观念,关心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二是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他们能够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真心实意关心着企业的未来与发展,并希望寻找机会提高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生产效率,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三是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宣传并及时奖励优秀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形成企业员工人人关心产品质量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文化建设。

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每个工作节点加强质量管理,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种种隐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形成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的生产流程。所以,要对生产的各个环节成果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真正做到质量过程控制。检查“首件成果”是否满足相关规程规范,是否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并且在过程检查中,要询问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难点,对这些方面加以归纳总结,制定出可行的计划,避免在后期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再出现同类问题,导致返工或作废等情况,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是构成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体系各个要素彼此之间协调联系的结构纽带和组织手段。要建立并保持严密有效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相互关系,并且不断地完善和优化组织结构,充分保证质量方针、目标实施和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而是淡薄的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涉及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而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全员的质量意识。意识反映员工对质量的认识和对质量问题的观点,决定着员工的质量态度和行为取向,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产品质量管理的前提。提升全员的质量意识,需要常抓不懈,从多方面做好细致的工作。全体员工都要牢固树立起“质量就是尊严、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把提高产品质量自觉地贯穿到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企业也要通过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宣传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使员工懂得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并具体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总之,新时期,企业必须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全面、全程、全员开展质量基础管理,对关键工序严格把控,对产品质量进行不断改进和提高,才能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上一条: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基层管理者
下一条: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